博戏自从到了唐代,骰子就成为一种独立的博具。而且是由两个骰子变成了六个骰子。根据《西墅记》所记载的,唐明皇和杨贵妃掷骰子戏娱,唐明皇的战况不理想,只能让六个骰子中的两个骰子同时出现“四”的时候才能转败为胜。于是唐明皇一面举骰投掷,一面连呼“重四” 。骰子在停定后,正好是重四。唐明皇大喜,就命令高力士把骰子的四点涂为红色,所以直到现在,骰子的幺、四两面都是红色,其它的四面都是黑色。 自唐代之后,用六个骰子合成各种名目来决胜负的戏娱方法,在当时就称为骰子格。在骰子格的基础上来演变而成的最完善的戏娱用具就是宋徽宗宣和年间产生的骨牌(又叫宣和牌,也就是现在一些地区还在流行的牌九、牛牌、天九牌)。骨牌用象牙或象骨制成,变骰子的立方体是长方体,变骰子的六面镂点为一面镂点。骨牌有21种花色。每个颜色都是由两个骰子的点数组合而成的,所以骨牌中最大的是12点,最小是二点。每色有两张或是一张,共32张。 唐人藏书,都叫作卷轴,其后有叶子,现在的手折,凡是文字有备检查者都是以叶子来写的。骰子格本备检用,所以用叶子来写,因以为名尔。文中所谈的叶子,就是纸片,但是这种并非是游戏,只是来记录数值的纸片,我们却可以把它看成是麻将牌的鼻祖。
|